首页 栏目首页 > 概念 > 正文

【世界新要闻】“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考上吗?

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场景,至今仍记忆犹新。范进苦读了一辈子,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

而范进本人则是大喜过望,喜极而疯,一下子就疯掉了。可见中举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

范进和乡邻为何会有如此举动?因为举人录取率太低了,无异于中了个彩票。中举还意味着可以由此进入仕途,拿国家俸禄了。那么,举人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研究生能否考上?


(资料图片)

古代的科举考试

古代的教育体系与今天的教育制度差别很大,选拔内容和机制也是天差地别。如果要将举人与研究生相比拟,确实有些难度,本人只能尽一家之言抛砖引玉,请敬指正。

在中国古代,举人可是很不简单。

这首先得提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有说是唐朝),兴盛于唐宋,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历经了1300多年。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分级取士的一种方式,既扩展了人才引进的社会层面,又可让中下层平民通过读书获得入仕的机会。

科考最完备的是在明朝,一共分4级:院士(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只有先参加童生试合格后,才取得正式科考的资格。

中国古代的传统,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村塾比较普遍,我爷上几辈读的都是私塾,小时候我爷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那时,教学设施和教师要求都很低,学校借用村里祠堂,教师大多是未考中秀才的老童生,老童生相当于现在没考上大学的高中生。

至于学费,其实也不贵,富裕点的村庄自己支付,小点村庄不能办学的,也无非用几斗粮食当作学费,读三年村塾花不了几个钱。

有钱的官宦人家,一般都在家里办家塾,供子女学习,这样对塾师要求就比较高,如《知否》里的家教庄学究就是德高望重的大儒。

而只有一部分出类拔萃的学生娃,才可能进入更好的私塾继续学习四书五经。这里的塾师一般秀才出身,学费也贵,穷人难以承担。

学子们学习完四书五经,就可以去参加科考了,第一关就是考秀才。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有时也会更早,也有在15岁前就中了秀才的,这个比较罕见。

考秀才这一关,叫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叫童生。

童生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考,童生试合格后,才取得生员资格,也叫秀才。

考上秀才,意味着成为士大夫中最低的一层,享有一些特权。比如见了县令不用下跪,犯了事不能随便用刑等,在一般乡镇里秀才还是数得上的、受人尊敬的人物。

秀才还有一些政治权利,可以免除徭役,不用交公粮,可以用奴婢等。古代科举取士虽然大多是功名,但考中秀才,还是不能出仕做官。

《知否》里孙秀才12岁考上秀才,自认很牛,孙秀才因秀才身份而蛮横无礼,孙秀才之母更是动不动就认为自己儿子将来会当大官。

《左忠毅公逸事》记载:“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就是说,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秀才,当时史可法20岁。

《促织》说:“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就是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史可法20岁才被录取为秀才;明朝万历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早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12岁就考中秀才;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21岁才考取秀才。可见秀才并非好考。

这让人想起现在的高考,大多认为古代的童生试相当于现在高考,秀才相当于普通本科生,有的认为是重本生,更有的认为是博士生。我倾向于普通本科生。

乡试,考举人

考秀才还不算最难,考举人可就难了,秀才除了考,还可以花钱买,或通过祖上恩德等别的手段。但考举人则是实打实考出来的,不允许用别的手段,如不能用捐纳或恩典等。

乡试不是说在乡里考试,而是在各省的省会城市考试。乡试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第1名叫解元,第2名到第10名叫亚元。

乡试不是每一年都举行,明清时期每3年举行一次,即全国每3年或每次录取举人也就1000多人,每个省还根据指标分配名额。即便平均分配每3年每省也才45人左右。

而实际上,人文发达地区,录取约100人左右;人文落后地区,则录取50人左右。也就是说每3年考举人时,至少要考在本省前100名或前50名,才有中举可能。

我们来算下中举通过率。一些人文发达地区,参加乡试人数5000人左右,但只录取100人左右,通过率才2%。可想而知,考举难度有多大,举人含金量有多高。

再来看看现在的考研通过率。据数据显示,2021年考研人数377万人左右,录取人数超过122万人,还有10万的保送生,通过率31%左右。可见考研难度并没有考举人那么难,也就是说现在的研究生不一定能考上举人。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考秀才拿了3个第一,名声大震。但他考举人时就一直落榜,一直考了50多年,到了71岁才被选为岁贡生,即举人副榜,相当于保送生,也不是自己正儿八经考上的。

公元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102岁高龄的黄章在广州参加乡试,曾孙提着他写的“百岁观场”4字灯笼在前带路。黄老还感慨地说,这次不中,下次105岁也不中,那么108岁一定会得皇上恩典。

这段史料见自《清稗类钞》,但我们不知黄老先生是否坚持到了108岁,是否得到皇上恩赏的举人功名。考举真的非常难,一些人甚至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都不一定成功。

范进中举,是儿时记忆里最经典的场景之一。

范进苦读一辈子,都须发花白了,却还只是一个穷酸秀才。但在接到中举消息后,邻里乡亲、乡绅富豪都去巴结讨好、送银送屋等,而范进则是大喜过望,一下子就疯掉了。

范进中举,人们巴结奉承,自己喜极而疯,更说明考中举人后的诸多好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对举人较为形象的概括。

正因举人难考,考中后自然光宗耀祖,前途光明。明清举人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就是可以由此进入仕途,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举人,一般可以做七品县令之类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处级。而现在好些离退休干部也才是处级,可见古代举人地位还是较高的。

整个近300年的清朝举人一共15万,一个县都难出1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那个时代,全族人都会跟着沾光。

举人一般任职于地方,在县里当个县丞、主薄之类的官职,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时运好一些,还能升到县令,与现在县委书记差不多。

所以,中举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老爷”,雅称孝廉。

中举意味着一只脚已踏入仕途,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吴敬梓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因为一直贫穷,被人瞧不起。但一旦中举,邻里乡亲都去巴结,连张乡绅也去送银送屋,就因为举人有赴会试的资格,也有做官的“正途出身”。

所以,综上来看,秀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普通本科生,举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只是举人是一种功名,而研究生只是一种学历。

而从通过的比例来看,现在的研究生未必能考上举人,可见中举有多难,再加上那时提供的职位并不多,让考举难度又再增加。

以上是个人一己之见,毕竟社会属性不同,比拟举人与研究生确实很难,权当抛砖引玉 。

写在最后

科考还包括会试、殿试。在古代1300年科考中,涌现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不计其数。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考有着极深的渊源。

纵观中国历史,治世安邦的名臣名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学而优而仕”这个古训,确实有一定道理。

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