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栏目首页 > 概念 > 正文

英国央行激进加息动作引发激烈争论|全球独家

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伦敦6月26日电(记者张亚东)针对英国央行22日再次上调基准利率至5%的激进加息政策,英国行业组织、企业和英国央行、财政部陷入激烈争论之中。

22日,英国央行再次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5%。英国央行表示,现阶段英国的通胀具有粘性特征,高通胀延续时间会超出之前预期。英国央行在其发布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明确表示,英国央行对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坚持不变,接下来如果出现有必要进一步加息的迹象,英国央行将不会犹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英国央行的加息动作,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一如既往地表示支持,其还进一步暗示称,如果加息引发经济衰退,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围绕英国央行的最新加息政策,英国行业组织、政党和企业与央行、财政部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加息是否有效、经济衰退是否必要。

英国央行22日激进加息50个基点,主要基于的理由是5月份的通胀水平与4月份齐平,核心通胀从4月份的6.8%进一步升至7.1%。

但在英国的一些行业组织看来,尽管英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很高,但这只是结果,需要对英国的驱动因素进行仔细分析,否则,英国央行的加息就显得比较牵强,而且能否实现控制通胀的效果也很存疑。

英国商会(BCC)的研究主管David Bharier指出,英国5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为8.7%,仍是企业的主要担忧之一。但随着基准利率的升高,大批企业对借贷成本的担忧开始上升。英国的通胀有多种驱动因素,在利率之外,需要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回应通胀。David Bharier举例指出,英国劳动力市场紧张导致员工工资上涨,与欧盟的贸易不畅导致进口价格高企。“英国商会至少已经超过一年呼吁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紧张。英国还需要解决与欧盟的贸易问题。”David Bharier说。

英国小企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FSB)持有类似看法。英国小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主席Martin McTague指出,英国央行的加息并不令人意外,但加息的规模会造成损害,而且英国央行的加息并不是降低通胀的魔杖,英国通胀是由近30年来最高的核心CPI推动的。

针对英国央行的加息,英国智库国家经济和社会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NIESR)指出,英国央行需要摆脱一种模型、一种预测和一种利率选择。英国央行如果将风险管理任务转化为每隔几周进行一次利率选择是一种过于简化的操作。

对于激进加息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英国央行指出,这不是其政策目标。英国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表示,尽管必须采取措施将通胀降至目标水平,但英国央行并不希望出现经济衰退。目前英国的经济比预期的更强大、更有弹性,但目前的工资增长不利于降低通胀。

对于英国央行的降息动作,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表示,将支持英国央行的政策措施。5月份,杰里米•亨特曾明确指出,如果能够实现通胀目标,哪怕经济陷入衰退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企业和行业组织对此则非常不满。英国商会经济咨询委员会成员Vicky Pryce指出,尽管需要驯服通胀,但为此使经济陷入衰退则绝对没有必要。如果英国央行过度上调利率,就会有更多企业陷入困境,并影响到英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英国小企业联合会的全国主席Martin McTague指出,英国央行的加息肯定会对经济增长构成抑制,对那些持有住房抵押贷款的家庭来说,利率升高将进一步压制消费。

数据显示,英国经济已经在放缓。标准普尔(S&P)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6月份的综合PMI数据从5月份的54下跌至52.8,为近3个月的低点;服务业PMI从5月份的55.2下跌至53.7,也是近3个月的低点;制造业PMI从5月份的47.1下跌至46.2,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标准普尔(S&P)首席商业经济学家Chris Williamson指出,最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在通胀压力、支出上涨和前景预期不佳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支出已经放缓。在未来几个月,服务业还将进一步保持衰弱趋势。

一些研究机构表示,考虑到英国通胀居高不下且持续时间较长,在频繁加息动作之外,英国央行应该寻找综合解决办法。在英国央行加息的基础上,英国政府应该在海外人才的流入、家庭住房贷款负担减负、扩大增收财产税等方面,推出有针对性的政策。

编辑:谈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